欢迎访问世界中医药专家同盟联合会网站

李斌跟师治疗胃痛临床心得

2021-03-18 08:32:09

跟师治疗胃痛临床心得

吴氏至德堂中医传承人李斌

 

胃痛又名胃脘痛,是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病,本病古代文献多称为心痛,但应与真心痛相鉴别。临床往往兼有痞满,返酸,打膈,嘈杂,恶心,嗳气等症状。

师父吴风平教授说:“治胃大法应以胃降则和,通腑为顺,病初在气,以气郁,寒凝,食积为多,与情志不和,饮食不调,外受寒冷相关。病久则在血,郁热,血瘀,饮停为多,而又常与脾胃阳虚,胃阴虚损等相夹杂。”凡现在医学之消化性溃疡病,急慢性胃炎、糜烂性胃炎、萎缩性胃炎、胃黏膜脱垂症、溃疡性胃炎、胃痉挛、胃神经官能证等引起的上腹部和胃脘部疼痛等情况,皆可按胃痛治疗。

   对胃痛的辨证论治,恩师有着三十余年治胃痛的丰富临床经验。恩师常详以四诊,从胃痛的发展病史,诱发因素,发作时间,饮食关系,胃痛的特征,来辩别胃痛的寒热虚实,在气在血,停痰伤食,及相互间的夹杂。在胃痛治则治法方面,恩师遵循调和阴阳,祛邪扶正,治病求本,急则治标,缓则治本,标本兼治等基本原则,善于将治疗八法中温,清,消,补,和,下等法因势活用,有机结合。在用方药方面,即有辨证选方用药,如六君子汤,香砂养胃丸,补中益气汤,旋复代赭汤,丁香柿蒂散,吴茉萸汤,左金丸,良附丸,保和丸,舒肝和胃丸,四逆汤、理中汤,小建中汤,益胃汤,沙参麦冬汤,丹参饮等等;也有治胃痛的通治方,如《吴氐九世中医秘验方》书里的几个秘方,这里不再赘述。

典型案例一

   梅某某,女,46岁,成都武侯区人氏。20181018日初诊。自述胃胀痛,上腹皮绷硬,中脘处硬块明显,中脘到肚脐有条索状,打膈,返酸,后半夜眠差,中午困乏,上半夜发热,下半夜发冷,纳差,饭后不适,口干,脱发,面色萎黄无华,舌淡红质暗,苔白微腻,脉沉弦涩。恩师投于六君子汤,丁香柿蒂汤,大七汤加减。

处方:陈皮20克、法半夏30、党参40、白术30、茯苓30、桂枝30、炙甘草20、香附子60、焦三仙各40、白豆蔻30、砂仁30、牡蛎120、丁香12、醋三棱30、莪术30、制鳖甲40、白芷20、生姜12、大枣2枚、佛手30、姜厚朴30、枳实30、旋复花30、柿蒂30、鸡内金30

2付,每付水煎16袋,1日内服4次,11袋。

   20181111日复诊。患者自述服上药后自觉包块已软缩小,胃胀痛改善,纳后胃胀不适,偶有打膈,胃嘈杂,肚脐周围胀满,矢气后则舒,移时复如故,大便粘滞欠畅,舌淡苔白腻。此脾胃有运转,痰瘀始化之机,恩师守上方加减调治二个月,患者诸症消失,续以香砂六君汤加减,调治巩固一个月余,随访至今,未再复发。

按:此患者胃痛初起在气,久痛入络,往往痰瘀互结,大有成积聚之势。患者胃痛日久,加之情志失调,饮食不节,致痰瘀气互结中脘,胃络不通,故出现胃胀痛,胃脘部有硬块并有条索状;胃失和降,胃气上逆,故打膈且返酸;阴阳失调,营卫不和,则上半夜发热,下半夜发冷;脾虚失运,胃实失纳,则纳差,饭后不适;脾胃者,仓禀之官,水谷之海,气血生化乏源,津液匮乏,周身失养,故口干,易脱发,面色萎黄无华;舌淡暗苔白腻,为脾虚肝郁,痰瘀阻络之征。

解析: 恩师通过查舌切脉,详四诊,抓主症,辨为脾虚肝郁,痰瘀互结,胃失通降,胃络不畅。拟于六君子汤,丁香柿蒂散,四七汤加减。其中陈皮,法半夏,党参,白术,茯苓,炙甘草,为六君汤之意,再合白豆蔻,旋复花能理脾化痰,和胃降逆;更配丁香柿蒂散(丁香,柿蒂,生姜,党参)共奏健脾温中,化痰降逆;陈皮,香附,三棱,莪术,甘草,为大七气汤之意;再合砂仁,厚朴,枳实,佛手,内共奏活血化瘀,理气宽中之功;焦三仙,生姜,大枣,鸡内金能健脾强胃,磨食消积。诸方集扶正祛邪,消补于一炉。此方究属攻多补少,恩师遵经旨"衰其大半而止,而改用香砂六君汤,此方补多消少,实为固本之方,图其善后而收功。

典型案例二

   曾某某,男,50岁,安康市江北人氏。20181030日首诊。经医院检查诊断为:1、胃角糜烂性,性质结合病理;2、食管粘膜改变,性质结合病理;3、萎缩性胃炎;4、食管少许鳞状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。就诊时情况:胃脘灼热隐痛,口干,纳差,口泛味,眠差,大小便可,形瘦,面色萎黄无华,舌淡红中凹陷苔薄白,右脉寸关弦细弱,尺弦缓,左脉弦细缓弱。恩师辨为脾虚胃热,纳运失司。投与香砂六君汤合小建中汤加减。

处方:陈皮30克、半夏30、人参30、白术48、茯苓30、甘草30、姜黄连30、黄芪75、无花果40、白芨40、佛手40、白豆蔻45、砂仁36、焦三仙各60、干姜30、桂枝40、党参68、生姜12片、大枣12枚、甘松20、蒲公英3O、炒白芍40、饴糖120(兑服)、元胡30、麦冬30、沙参38

2付,每付水煎15袋,1日内服3次。

20181111日复诊:患者自述服完上药方,胃脘灼痛消失,口干燥喜饮,纳差,口中乏味皆改善,眠可,大小便尚可,形瘦,面色已有光华,舌淡红,苔薄白,舌中部凹陷,脉弦细缓弱。恩师以上方加鸡内金,鸡矢藤,太子参。并用此方加减给此患者调治3个月,经医院做胃镜检查,诸症消失,确诊痊愈。

按:此胃痛之病较为严重且复杂,寒热虚实夹杂。脾为阴土,喜香燥而恶湿,主运化,胃为阳土主喜濡润而恶燥,主受纳熟腐。胃阴不足,虚热灼津,故胃有灼热感且口干;脾虚失运,胃失受纳,故纳差,口中泛味;仓禀受病,气血生化泛源,周身失养,故形瘦,面色萎黄无华;舌淡红中凹,苔薄白,脾胃虚弱之象;脉弦细缓弱,土虚木贼之脉。

恩师拟六君汤(陈皮,半夏,党参,白术,茯苓,甘草)合黄芪建中汤(黄芪,桂枝,白芍药,饴糖,生姜,大枣)与干姜共奏温中补虚,健脾和胃,缓急止痛;砂仁,白豆蔻,佛手,甘松,延胡索,共奏行气宽中止痛;沙参,麦冬养阴滋胃,且可监制诸药之燥;姜黄连,蒲公英清热解毒燥湿。此为恩师治胃溃疡及胃糜烂贯用之药,无花果有建胃解毒抗肿瘤的作用;此患者经西检查有食管少许鳞状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,不排除癌类,食管为胃之系。本方寒温燥润并用,甚为切中病机,故而获效显著!

据我统计,恩师一年治胃痛不少于8OO例以上。皆详四诊,细辨证,精选方,善用特殊药物,所有患者,皆获康复,真正做到了万无一失,值得后辈学习、借鉴、敬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