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世界中医药专家同盟联合会网站

何以自古名医多长寿

2015-08-09 18:39:14

自古名医多长寿,近年来,关于名医长寿的经验不断被总结出来。除众所周知的提倡素食、起居有时、恬淡虚无、淡薄名利、防患未然、摄养为先外,我们还可以看到以下诸多共同点:

仁者寿

“仁者寿”出自《论语·雍也》:“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; 知者乐,仁者寿。”温州医学院老中医金慎之,年登90岁,医名极甚,但他有两个特点:一是不诋毁别人,前医所用处方请他评议,常不置一辞; 二是尽管治好许多疑难病症,但他认为治病是天职,为人低调,不刻意宣传。把病人的痛苦看作自己的痛苦,急人所急。

调七情

七情,即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七种情感的变化,是机体适应外界各种刺激的正常反应。但是,如有异常刺激,也会引发疾病。中医学家深谙“内伤七情”之理,因而都加强精神修养,调摄情志,保持乐观积极的状态。

对前来寻求长寿保健之道的老人,每以“动可延年,乐则长寿”八字赠之。“世人欲知卫生道,喜乐有常嗔怒少,心诚意正思虑除,顺理修身去烦恼。”对名利之争,一笑了之,真正做到“恬淡虚无、真气从之”。

治未病

“不治已病治未病”是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。广义的“治未病”应该包括摄生即养生在内,而在此谈的主要是有针对性的预防疾病。

平时常吃大蒜、生姜、山楂、柚子皮等渍制干果,以顺气化痰消一食。若气候骤变,气温大起大落时,慎风寒,速添衣。偶感风寒时,立饮自制的“寒感灵冲剂”,即可控制不发展。若稍感脘腹饱胀,即服藿香正气水或保和丸,亦可消弥于无形。他认为身体应及时调理,防范于未然,不要等疾病已成再治,可令少受损伤。

不养生

许多老中医常说,从来不养生,也没什么养生经验。经刨根问底,发现这些老中医并不是不养生,而是不刻意追求长寿,不斤斤计较延年。认为养生与长寿有联系,但并非一回事。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就应该是天人合一。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”这句话出自于《黄帝内经》。法于阴阳,即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来调节人体的阴阳;和于术数,指正确恰当运用调摄精神,锻炼身体等各种养生之法,饮食起居正常有节制,不过度劳倦,保持精神与形体的相称统一。

真正理解中医学理论的人会把这个原则落实到生活当中,而这种落实又恰恰不是刻意的,也就是以“不养”为养生。